孙权有谋占江东(上)
三国鼎立时期,孙权和曹操、刘备是分别代表三国的人物,他像他的名字一样确实很有智谋,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作用描述得很多,其实在赤壁之战中孙权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毕竟他是一国之主,他的决策是很重要的。但到了晚年,孙权却昏庸起来,简直变了一个人,这也许和人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老人总是喜欢听顺耳的话,做事的随意性比年轻时和壮年时要大许多。
少 年 磨 难 成 大 器
少年有大志 十五做县长
孙权是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字仲谋,父亲孙坚曾被封为乌程侯、破虏将军,他的哥哥孙策也被曹操上奏封为讨逆将军和吴侯。孙权在小时候便跟着父亲和哥哥转战各地,见过世面,而且他又很爱读书,历史、文学各方面都广泛涉猎,这使得孙权初步具备了文韬武略。孙权有着开朗的性格,也很能容人。在父兄的军队中名望很高,在父亲战死后,有时还给哥哥出谋划策,让哥哥孙策大为惊讶,没想到弟弟竟有如此过人的谋略。孙策很高兴,在设宴招待宾客的时候,总是对弟弟孙权说:"你看,现在眼前的文臣武将,以后都会成为你的属下,辅佐你成就大业的。"为了让弟弟早日成材,孙策让他去做了一个县的县长,这时的孙权只有十五岁。
继承父兄大业 稳固江东
公元200年,孙策被害致死,临终时,孙策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然后又将印信交给了孙权,对他说:"如果论率领江东将士征杀疆场,和天下豪杰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论知人善任,合力稳定江东,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现在大任已经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孙策死的时候也很年轻,仅仅二十六岁,孙策也没有辜负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岁时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业。
孙权继承父兄大业之初,**很不稳固,当时的统治区域虽然已经包括了江东六郡,但并没有完全稳定,再加上孙策刚死,许多人想投靠新主子。危难之际,文臣张昭和武将周瑜齐心协力说服了大家一起辅佐孙权,说孙权完全能担当复兴江东的重任。**终于初步稳定了下来。
紧接着,孙权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继续稳固自己的地位,并看准时机来扩充领地。哥哥孙策以前任命的**太守李术在孙策死后不再听从孙权的命令,显露出反叛之心,还明目张胆地收留包庇叛将。孙权命他交出,李术却狡辩说:"如果你有德有才,那大家一定会听从你调遣的。如果没有德,那大家肯定会离开你另投别处。我现在不能从命。"公开和孙权作对。
为了彻底除掉李术,孙权周密谋划。他预料到李术将来被攻时肯定会向北面的曹操求救,于是就先下手,写信给曹操。信中重提李术以前杀掉曹操的扬州刺史的旧事,以引起曹操的嫉恨,然后说李术的本性狡诈凶残,毫无信用。现在我要兴兵讨伐他,希望曹操不要听信李术的诡辩之词,给他派援兵。孙权这封信很绝,可谓一箭双雕:一是堵死了李术的退路,二是堵住了曹操出兵的借口,因为当时曹操为了多树立一个割据者和江东作对,自己就多了一份力量。准备工作做好了,孙权便开始动手了。
等孙权的军队将李术围困在皖城后,李术果然不出孙权所料,急忙向曹操求救兵。曹操恨他反复无常,拒绝出兵。李术终于被孙权诛杀。
平定了李术,孙权又平定了一次内部的叛乱。他的堂兄孙辅害怕孙权年轻无能,无法保住江东,自己与其等死,不如先投靠曹操,然后自己来做江东之主。没想到送信的人并没有和他同流合污,而是直接将信送到了孙权那里。孙权先是不动声色,然后叫上张昭一起去找孙辅。见了堂兄,孙权笑着说:"兄长是不是享乐得不知如何是好了?为何私自招引别人来江东?" 开始孙辅不肯承认,等孙权将他给曹操的书信拿出来后,再也无法抵赖。张昭一见,也异常恼怒。孙权将孙辅抓了起来,考虑到兄弟情谊,没有要他的性命,而是将他**起来。对于他的属下,孙权毫不手软,基本上都处死了,手下的兵士则分给了众将充实军力。
少 年 磨 难 成 大 器
少年有大志 十五做县长
孙权是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字仲谋,父亲孙坚曾被封为乌程侯、破虏将军,他的哥哥孙策也被曹操上奏封为讨逆将军和吴侯。孙权在小时候便跟着父亲和哥哥转战各地,见过世面,而且他又很爱读书,历史、文学各方面都广泛涉猎,这使得孙权初步具备了文韬武略。孙权有着开朗的性格,也很能容人。在父兄的军队中名望很高,在父亲战死后,有时还给哥哥出谋划策,让哥哥孙策大为惊讶,没想到弟弟竟有如此过人的谋略。孙策很高兴,在设宴招待宾客的时候,总是对弟弟孙权说:"你看,现在眼前的文臣武将,以后都会成为你的属下,辅佐你成就大业的。"为了让弟弟早日成材,孙策让他去做了一个县的县长,这时的孙权只有十五岁。
继承父兄大业 稳固江东
公元200年,孙策被害致死,临终时,孙策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然后又将印信交给了孙权,对他说:"如果论率领江东将士征杀疆场,和天下豪杰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论知人善任,合力稳定江东,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现在大任已经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孙策死的时候也很年轻,仅仅二十六岁,孙策也没有辜负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岁时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业。
孙权继承父兄大业之初,**很不稳固,当时的统治区域虽然已经包括了江东六郡,但并没有完全稳定,再加上孙策刚死,许多人想投靠新主子。危难之际,文臣张昭和武将周瑜齐心协力说服了大家一起辅佐孙权,说孙权完全能担当复兴江东的重任。**终于初步稳定了下来。
紧接着,孙权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继续稳固自己的地位,并看准时机来扩充领地。哥哥孙策以前任命的**太守李术在孙策死后不再听从孙权的命令,显露出反叛之心,还明目张胆地收留包庇叛将。孙权命他交出,李术却狡辩说:"如果你有德有才,那大家一定会听从你调遣的。如果没有德,那大家肯定会离开你另投别处。我现在不能从命。"公开和孙权作对。
为了彻底除掉李术,孙权周密谋划。他预料到李术将来被攻时肯定会向北面的曹操求救,于是就先下手,写信给曹操。信中重提李术以前杀掉曹操的扬州刺史的旧事,以引起曹操的嫉恨,然后说李术的本性狡诈凶残,毫无信用。现在我要兴兵讨伐他,希望曹操不要听信李术的诡辩之词,给他派援兵。孙权这封信很绝,可谓一箭双雕:一是堵死了李术的退路,二是堵住了曹操出兵的借口,因为当时曹操为了多树立一个割据者和江东作对,自己就多了一份力量。准备工作做好了,孙权便开始动手了。
等孙权的军队将李术围困在皖城后,李术果然不出孙权所料,急忙向曹操求救兵。曹操恨他反复无常,拒绝出兵。李术终于被孙权诛杀。
平定了李术,孙权又平定了一次内部的叛乱。他的堂兄孙辅害怕孙权年轻无能,无法保住江东,自己与其等死,不如先投靠曹操,然后自己来做江东之主。没想到送信的人并没有和他同流合污,而是直接将信送到了孙权那里。孙权先是不动声色,然后叫上张昭一起去找孙辅。见了堂兄,孙权笑着说:"兄长是不是享乐得不知如何是好了?为何私自招引别人来江东?" 开始孙辅不肯承认,等孙权将他给曹操的书信拿出来后,再也无法抵赖。张昭一见,也异常恼怒。孙权将孙辅抓了起来,考虑到兄弟情谊,没有要他的性命,而是将他**起来。对于他的属下,孙权毫不手软,基本上都处死了,手下的兵士则分给了众将充实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