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3首页 - 免费新游 - 火爆论坛 - 游戏博客 - 游戏播客 - 百科问答 - 网游排行榜 - 网游期待榜
| 通行证 注册
吞食天地OL > > 正文
三国演义误人之处(下)
2005-05-20           【 加入收藏 / 文章投稿 / 截图上传 / 发表评论
作者:为爱的翅膀
四、张昭

说东吴人物,不能不提张昭,张昭是东吴的老臣也是重臣。《三国志・吴书》里面除去宗室,第一个大臣的传记就是张昭的。作为江东的文臣,张昭的才具器干无疑是一流的,但是他的运气不怎么好。三国评书中司马徽评价孔明是:得其主,不得其时。而换在张昭身上就是:得其时,不得其主。

罗贯中三国演义捧红了一批人,也打倒了一批人。张昭在书中有两次重要亮相,一次是孔明舌战群儒,张昭作为投降派的首发主力与孔明作了一番辩论,最后是惨淡收场。另一次是魏国使者邢贞来访,张昭的一句“江南寡弱无方寸之刃”却是说的有血性,有魄性。截然不同的个性展现几乎无法让我们看清张昭的真实面目,那么小说无法解释的,我们就只有通过厚重的史书来寻找我们的答案了。

张昭有才,而且是才兼文武的大才。他从小就好学,博览群书,熟读《左氏春秋》,写得一手好隶书。同时又不耽于旧制,反对为旧君避讳。十六岁就举了孝廉,年纪轻轻已经和当时的名士赵昱、王朗齐名。孙策在江东创业,知道张昭避乱南下,就亲自请张昭出山辅佐自己,让张昭作长史(相当于秘书长)、抚军中郎将,内政军事都交给张昭处理,张昭也不负所望,将孙策的大后方治理的井井有条,使得当时吴中的人民都称呼他为“仲父”。

张昭名望大,北方的士大夫写信给孙策常常对张昭的才能加以赞赏,弄得张昭自己都不好意思,孙策就笑着安慰张昭:过去齐桓公把所有的事都交给管仲去办,所以他能称霸天下,今天我用了你这样有才能的人,我不也和齐桓公一样么。孙策对张昭推心置腹,张昭为报答这份知遇之恩也对孙家尽心尽力。

孙策死后,张昭作为群臣的表率首先表明立场,又作了孙权的长史。一边与朝廷保持联系,一边安抚百姓,让文武群臣各司其职,使得江东的政局没有因为孙策的早逝而出现混乱。同时每当孙权出征,张昭留守后方负责后方的治安工作。当时的江东境内不仅有山越作乱,还有残余的黄巾军在境内流窜。张昭将他们一一平定,保证了大后方的稳定。孙权出征合肥的时候,张昭又讨平了贼人匡琦,以及在南城剿灭了豫章贼帅周凤。

张昭能文能武,所以孙策对他“待以师友之礼”,而孙权也不把他当作一般的旧臣看待。刘表曾经想写信给孙策,弥衡当时在荆州作别驾,看了刘表的信,不屑地说:你这种信给孙策帐下的小孩看还可以,给张昭看到岂不是丢脸。弥衡是当时出了名的狂人,对张昭尚且不敢怠慢,可见张昭的才学的确名实相符。

张昭有才,但我更欣赏的是他身上有三国时期文人所少有的风骨。和那时众多雄心勃勃意图在乱世辅佐一方豪强以期建功立业的三国英杰们不同,张昭对于功名利禄啊,官位权势什么的并不怎么看重,他的气质更接近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有自己独立的人生价值观。所以十六岁举孝廉,他不肯去,当时的州刺史陶谦看重他的才能,举他为茂才,他又不屑。陶谦在《三国演义》里是个老好人,而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他认为张昭看不起自己,立马就派人把张昭给收押了。幸亏张昭当时的朋友赵昱拼命疏通,才使得张昭得以逃脱陶谦的魔爪。

后来徐州战乱纷起,张昭避难南下,这才使他遇上了孙策。孙策器重张昭的才干,他和张昭升堂拜母,把张昭倚为肱骨。而张昭也欣赏孙策的英雄气概,他虽然没有雄图天下建功立业的野心,但他却想帮助这个年轻人平定江东的战乱,让江东的人民早些过上安宁的日子。张昭之于孙策是意气相期,肝胆相照,他报的是知遇之恩,图的是苍生安定。

孙策死的时候嘱托张昭:我弟弟仲谋如果不成气候,你就代替他坐领江东,如果打不了胜仗,就慢慢归顺朝廷。面对好友临死的嘱托,张昭一丝不苟的执行了孙策最终的遗言。孙权年纪虽轻,但是有才干,有气魄,能任用贤能,所以张昭就尽心竭力地辅佐孙权。当时的孙权一边伤心哥哥的早逝,一边又担心自己不能担负重任,张昭就对他说:继承前人的事业,贵在勇于承担重任,如今天下大乱,群盗纷起,正是你建立勋业的时候,哭有什么用呢!说完亲自扶孙权上马,列队出巡,以张昭当时的声望,他这一表态,使得当时自文武群臣至江东庶民都“众心知有所归”,终于使得孙权顺利地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孙权羽翼渐丰,才干野心与日俱增,但张昭并不因此而趋附,他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始终不忘好友的嘱托。《吴书》上记载他“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可见张昭为人的正直。孙权爱好打猎,张昭就指出:将军坐领江东所应该做的是驱领群臣,争雄两军阵前,怎么能够沉迷于与野兽争勇,而且万一出了事,会让天下人笑话。孙权当是听了就收敛一些,过后又犯,而张昭就不记后果屡次进谏。孙权在武昌大宴群臣,号召一醉方休,只有张昭坐在车中不肯赴会,孙权派人去请说:大家一起作乐,张公又何必生气呢。张昭回答:以前纣王造酒池肉林为欢,也不认为是错事。张昭的性情直爽,一针见血,不给孙权留丝毫面子,弄得孙权只能默然撤下酒席。孙权做了吴王后,辽东公孙渊想与孙权结盟示好,求援应付曹魏方面的压力。孙权想封公孙渊为燕王,同时派遣人输送救援物资北上。张昭力谏:公孙渊背叛曹魏讨伐,所以才远来求援,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一旦他反悔,又投靠了曹魏,那时候我们的使臣会不来,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孙权与之反复争论,张昭就是固执己见,孙权终于发怒,拔出佩刀砍在案几上,严厉地说:我让吴国的士人入宫拜我,出宫拜你,你却总是与我唱反调,违背我的意愿,我真怕有一天会控制不住自己(杀了你)!张昭熟视孙权良久,从容地说:我知道我的话不中听,但我之所以竭尽愚忠,是因为太后临崩前叫我到床前,让我好好辅佐你啊!孙权听了张昭的话也很难过,终于掷刀致地,与张昭相顾而泣。但孙权依然坚持己见,派遣使者前往公孙渊出,张昭痛惜孙权不听劝告,愤而称病不上朝,而孙权也恨张昭

不给面子,派人用土封了张昭家的大门,谁知道张昭性格,根本不吃孙权这套,反而也用土从里面将自家大门堵上。后来公孙渊果然反复无常,杀了吴国的使者,孙权有感于张昭的话,亲自上门道歉,才把张昭请了回去。

孙权表面上敬贤爱士,但是张昭的刚直严格确是孙权所无法忍受的,“外接待而内不能善”可以说是当时孙权的最佳写照,他们两者之间终于越走越远,两人的隔阂也越来越大。两人之间最大的**出现在赤壁大战前夕,张昭希望孙权接受曹操的收编,归顺汉统,早日结束乱世,但孙权在鲁肃,周瑜等一批乱世的弄潮儿的策动下,早就不满足于去做汉室的顺民了。赤壁成了张昭人生的转折点,后来孙权称吴王,取笑张昭:我当日要是听了你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荣耀了,恐怕已经在讨饭了。一句话暴露了孙权的小人本性,一句话也伤透了张昭这位老臣的忠心。张昭不同于鲁肃周瑜,他从来就没有辅佐名主称雄天下的目标,他帮助孙策孙权也只不过为了“上�O汉室,下保民物”。当时的曹操是以汉朝的名义前来讨伐的,且兵势浩大,难以战胜,而好友孙策临终也有“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的遗言,于请于理,他提出归顺汉室,早日促成天下一统,并不为过。可惜的是张昭的这番苦心却成了孙权嘲弄他的把柄。

张昭对孙家尽了心,可孙权并不领情,孙权要拜相,众人都认为非张昭莫属,但孙权却说:如今事务繁忙,职责很重,让张昭出任恐怕把他累坏了,不是善待他的举措。后来首任**孙邵病故,众臣又推荐张昭,孙权又说:**事烦,且张昭性格刚烈,容易得罪人,让他做**恐怕会惹来非议。最后用了顾雍。孙权是个寡恩的人,他忘了在他最无助的时候是谁扶他上的马,他忘了当他出征的时候谁为他镇守的大后方。张昭坐了一个**首辅所应做的事,但是心胸狭隘的孙权却始终吝惜于给他一个名分。

不过张昭无所谓,做了辅吴将军,娄侯的他渐渐远离了权力的中心,远离了庶务的纷扰,他可以安心地做学问,写他的《春秋左氏传解》、《论语注》山高水长,他自有知音。吴中的那个“仲父”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世上少了一个纵论经纬的名臣,多了一个饱学沧桑的儒士。

纵观张昭一生,有风骨,有气节,才学兼备,名实相符,从未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陈寿评价,终孙策孙权两代,张昭的才能,孙策能用,而孙权却不能,这是孙权不及孙策的地方。《典略》上说,张昭有“嵩岳之资”,却仅仅播殖于吴中,这实在是太可惜了。这些难道不是那个时代对于张昭所作出的最恰当的评价么?

五、刘表

在东汉末年,跨州连郡的大势力是不少的,而刘表是其中相当有实力者。他割据荆州十数年,在天下动乱的时代,独自保全荆州,并且使得人民生活富足安定,直到他病死其势力才为曹操兼并。可见他不是一个象《三国演义》和光荣的《三国志》系列中碌碌无为的笨蛋。那么,就让我们翻开史书,看看他的真面目吧! 刘表字景升,是汉室的宗亲。他少年时代投在当时天下名流王畅门下学习,对于老师过于节俭的行为进行过劝谏。后来他与七位名士被别人相提并论,合称为八俊或者八顾。“俊”是指才能出众,“顾”是指能急人苦难。这是当时清议给他们的评语。汉代用人,非常重视舆论的评价,这个就是所谓的清议。(大家在玩《曹操传》是里面的许邵(子将)就对曹操做过“和平时代的能臣,战乱年代的奸雄”的评价。这个就是清议的一种。光荣里面说是许邵给曹操看相,那是瞎编。)汉代的清议还是很严格的,以至于后来到了曹魏年代,陈群把它法定下来,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所以刘表能得到这样的评价,他年轻时候的作为自然是不俗,再加上他长得高大,魁梧,仪表堂堂,所以就被当时的掌权者何进提拔为属官,后来又委以心腹之任,让他掌握了京都卫戍部队中的北军――任命他为北军中候。 由于地方上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当时的太常刘焉趁机提出一个建议,他认为朝廷的地方官由于不是花钱买的官(汉灵帝曾经多次在西园公开卖官,甚至连三公这样的高官都卖)就是靠行贿上的任,他们在任上盘剥残害百姓,以至于百姓不能忍受纷纷起义。可以选拔那些清廉而有名望的高级官员镇守为州牧,才能使得国家稳定。于是朝廷任命刘虞为幽州牧,刘焉为益州牧,贾琮为冀州牧,与这些清明重臣一样,刘表被任命为荆州牧。朝廷的此举,无疑是对刘表忠诚,品德和才华的大大肯定。

刘表离开京都不久,京都便发生了十常侍和董卓之乱。此时的朝廷,自顾无暇,虽然任命了他为荆州牧,可也就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实际力量支援他走马上任。孙坚借口讨伐董卓杀害了原荆州牧王睿,荆州群龙无首,地方豪强趁机纷纷割据作乱,荆襄八郡没有一个郡不陷入动乱之中,其中大一点的有割据长沙的苏代,占据华容的贝羽等等,袁术也屯兵鲁阳,盯着荆州这块肥肉。刘表就在这种混乱危机的形式下单枪匹马地进入了襄阳的宜城。这样的形式是别人都没有碰到的,刘表该怎么办呢? 刘表向当时的名士,蒯良,蒯越兄弟请教。刘表说:“现在地方豪强势力太嚣张了,却没有百姓归附我,袁术就在旁边虎视耽耽,战祸马上就要来临了。我想征兵,担心没有人响应,有什么办法呢?”蒯良回答:“老百姓不归附您,是因为您的政策还不够宽厚。归附了您你却治理不好他们,那是因为您宽厚的政策还没有彻底的贯彻实行。如果您能彻底的贯彻实行这些政策,老百姓归附您就象水要向下奔流一样。到那个时候您又怎么会担心征兵的问题和对付袁术的办法呢?”刘表回头又问蒯越,蒯越回答说:“在安定时期治理人民是先要管好政策到不到位,但在战乱的时候平定动乱则要依靠实际情况运用谋略了。兵重要的不光是数量,而在乎是谁会用。袁术貌似强大但不能决策,苏代,贝羽都只是一介武夫,不值得我们担心。那些地方豪强头目大多数贪婪残暴,已经成了他们属下的祸害。我在他们中间有间谍,让间谍传达说您要给他们好处,那些豪强一定会带着手下来。您诛杀他们当中不得人心的,安抚任用他们的手下。这样,您就成了荆州人的希望,听说您那伟大品德,他们一定会背着包袱,抱着小孩来投靠您。到时候,兵力也集中了,百姓也拥护您了。我们南边占据江陵,北边守住襄阳,荆州八郡只要您发个檄文都可以平定。袁术再来,也没有什么作为了。”刘表说:“蒯良的言论,是长治久安的政策。蒯越的计策,是高明切实的谋略!”于是依靠蒯越的计策,诱杀了五十五名地方豪强,收编了他们的武装。又靠蒯越说服了盘踞襄阳的张虎和陈孙,江南就这样平定了! 从此我们不难看出,刘表开始和刘备差不多,都只有一个空头的皇亲头衔,他们都是白手起家。刘备是靠镇压黄巾起的家,活活的刽子手,依靠农民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又厚着脸皮,赖在陶谦那里不走,白白捡了个徐州。(说起来是让,想想他借荆州是什么嘴脸,就明白陶谦为什么要“让”给他了。他和曹操,一个暗夺,一个明抢,互相呼应。难怪天下英雄一是使君一是曹!)曹操则是镇压了百万黄巾得的兖州,心比刘备更黑。而刘表则是正宗的科班出身,一步步靠自己的才能和名望当官当过来的。他的基业是从那些大大小小的地主豪强手中夺过来的,重造了汉家江山。就看此一段,刘表不知比刘备,曹操高明多少倍,纯洁多少倍。(《龙腾三国》中刘表的能力就很不错,还是咱们中国人了解中国人呀……)
后来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刘表不顾自己刚刚平定荆州,毅然集合兵力屯于襄阳,加入这正义的行列,于之遥相呼应。不料关东军阀联盟不久就破裂了,孙坚和袁术反而联合起来攻打刘表。也是天不佑恶人,孙坚在战斗时中计被暗箭射死,连尸体都被刘表军队抢走了。孙坚的军队因此而失败,袁术于是不能战胜刘表。由于感于孙坚属下桓阶的忠义,刘表就把孙坚的尸体还给了孙坚的部下。李厥郭汜把持朝政,为了联结刘表做外援,封刘表为镇南将军(镇南将军可是很高的官,仅在大将军之下,为二品,即南方地区总司令),荆州牧,假节(一种权利与荣耀的象征,有了它,可以诛杀两千石以下的官吏与便宜行事。当然刘表实际上已经江南地区的最高长官了,有没有都无所谓。)又封他为成武侯(县侯)。由于他们用的是汉献帝的名义,刘表为了表示自己是汉家的忠臣,就答应了下来。后来汉献帝被劫持到许昌,刘表也派使者进贡,一面又和昔日的盟主袁绍来往。他手下的人不理解他的行为,他回答道:“对于现在的汉室宗亲我来说,我不敢不对**进贡尽职;对于昔日讨董联盟的一员我来说,我不能背弃自己的盟主。这个是天下人都明白的道理,为什么惟独你怪罪我的作为?”别人都奇怪他脚踏两只船。但他是汉室宗亲,对于汉家天下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与忠诚。他明白那许昌里把持朝政的人物决非汉家的忠臣,而是让汉死亡的人物。现在唯一能于他匹敌的不是自己,而是那在河北的昔日盟主袁绍了。他刘表心中,恐怕大家真正唯一一次为了大汉的联合行动就是那次没有结果的讨伐董卓的联盟了。**与盟主在他心中具有相同的分量,这种曲折的忠诚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吧。昔日为了镇守汉家天下的清名重臣早已经零落不堪:刘虞在统治幽州后不久为公孙瓒所杀;刘繇也不是在战乱时代守住领土的人,他被袁术打过江,又败给了孙策,不久病死;刘焉当了益州牧就变了心,他想当皇帝,幸好死的早,他的儿子也不是能守住领土的人;自己呢,自己也不行,自己只能保一方平安,自己的儿子更不行。环顾四周,汉室宗亲的零落变质,汉的日甚一日衰退,看起来也只有河北的袁绍能够救大汉了,他这样的苍凉惨淡的心情,这样殷勤的希望,便浓缩在这句有些黑色幽默的话中间了!――“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不料换来的却是手下得力的心腹人治中邓曦的称疾告退呀! 关西军阀的一支,昔日董卓的旧部,后来和李厥郭汜反目的张济引兵来到刘表的领地。张济军由于饥穷,放兵劫掠,与刘表交上了火,在攻打穰(今河南邓县)是中流矢而死。(又是一个中流矢而死的,看来刘表的弓箭很厉害。)荆州官员都来祝贺。刘表却说:“张济由于情况窘迫才来到我们管辖的地方。我们没有做好接待工作,以至于和他们打起来了。这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这个话传到了后继者张绣那里,他很受感动,刘表招他归降,他便服从了刘表,从此和刘表化敌为友。刘表又发兵攻并了背叛自己割据长沙,零桂一带的张羡,张怿父子势力。此时他“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而且基本上扫清了境内的割据残余,他开始抓文化教育工作,使人编撰了《五经章句》一书。(相当于现在的高等教材。) 刘表单枪匹马进入荆州,不到几年工夫便肃清了境内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击退或兼并了窥视荆州的强敌,并且将其治理得井井有条,把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相比之下,刘备的徐州是来的容易去的快。曹操得到兖州,也差点丢光了它。孙策平定江东,内政工作没有做彻底,尾巴要留给孙权来扫。在对于盟军方面,刘表也非常的高明。刘备引狼入室,却又对吕布太宽,以至于被吕布反客为主。曹操待下太严,逼反了自己昔日的好朋友张邈,弄的自己差点无家可归。刘表一句话便化敌为友,收降了张绣,这个不知道比曹操睡张绣姑姑,逼友为敌强多少倍!当时就有很多人才来荆州依附刘表,比较著名的有:徐庶,王粲,诸葛亮,庞士元,司马德操等。如果刘表能够信任并且任用这些优秀的人才,依靠荆州在安定的环境下积蓄起来的实力,选择好合适的机会出兵逐鹿中原,那么恢复汉家江山就不再是一个梦想。可是,他在完成了荆州统一的大业,步入了事业的最高峰后,却不思进取,最后陷入了昏庸。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彼此相持不下,打得筋疲力尽。袁绍派人向刘表求援。刘表答应了袁绍又不派兵,也不帮助曹操,想坐守荆州,观望天下形势的变化。此时他若是能集合一支大军,由南阳直捣洛阳和许昌,迎接汉献帝,传檄四方,曹操一定会全线崩溃的。那样的话,刘表就是复兴汉家的第一功臣 。不过他没有这样做,仍然只是观望,观望。(这倒使我想起来那些星际争霸多人对战中昏庸的盟军。)他手下大将韩嵩,刘先倒急了,劝说他:“现在天下豪杰的纷争只剩下袁绍和曹操了。他们称雄天下的关键在于能否得到将军您的帮助。将军想有所作为,那么就抓住他们僵持不下的机会早点行动。如果将军不想这样,那么就要选择一个强者加入他。现在将军您掌握着十万的军队,安然坐守荆州观望天下的形势的变化。袁大将军想要您出兵援助您不答应,曹公想和您和议您却不愿意,这样双方的怨怒都集合在将军身上,将军不可能中立了。以曹公的聪明智慧,天下杰出的人才都归附他,他一定能打败袁绍,然后集合军队对付将军您,我恐怕将军您不能抵挡。所以,我为将军您打算,不如奉献荆州归附曹公,曹公必然会给将军很多好处,将军就能长久的享受福禄,传到后代,这是万无一失的计策呀!”大将蒯越也劝说刘表。刘表于是派韩嵩入朝拜见曹操,以观虚实。韩嵩回来后,满口夸曹操的好处,劝刘表派儿子入朝当人质。刘表大怒,想杀掉韩嵩。后来妻子求情,又没有查到韩嵩什么证据,就把韩嵩关起来了。后来刘备也投靠了刘表,又碰上了曹操虚国远征的大好机会,刘表又不采纳出兵的建议。眼见曹操吞并了袁氏势力,日见强大,无人可制,刘表也不由后悔。他对刘备说:“不采纳你的建议,所以失去了这样一个大好机会。”刘备安慰他说:“现在天下分裂,战乱不休,机会难道会没有吗?如果能把握以后的,那么现在还不算遗憾。”可是曹操没有等到以后便大举进攻荆州,刘表也没有等到以后就病死了。他属下文武官员和儿子刘琮都投降了曹操。 刘表一生中最可圈可点的地方就是他单枪匹马,面对荆州强敌环伺,鳞鳞破碎,民不聊生,千疮百孔的局面,毅然依靠蒯氏兄弟,果断诛灭了地方割据的豪强势力,收编了他们的军队,重新恢复了汉在荆州的统治。面对董卓,袁术,孙坚等这样的强敌,不妥协,不退让,抗争到底,终于使得他们失败他们,确保了荆州的安全。他发展生产,注意教育,外抗强敌,内并叛虏,使得荆州在天下动乱的汪洋大海中成了一只安稳的方舟。开拓了“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的大好局面。所以他的口碑在当时是很好的,甚至在晋初还流传着他与妻子复活,香飘数里的神话。但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没有把握好机会,不思进取,不注意任用人才,在重要问题上摇摆不定,终于失去了逐鹿中原的大好机会,以至于身死国灭,真是使人叹惋不已。诗经上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谁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但很少有很的结束。)孟子上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概就是说的刘表吧!

六、皇甫嵩

他留在历史上的令名,是一手平定了中平元年的黄巾起义。他成为东汉的最后一位名将。汉朝的读书人,原是文武合一,不曾离开孔子所创下的射御与礼乐书数并重的教育传统。中国到了清朝中叶,仍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几个文人,先后担任统帅。只是到了**初年,有了保定军校,文武才分了途。

皇甫嵩会同朱�y,把豫州颖川郡的黄巾打平。他于决战之日,用夜袭兼火攻。黄巾徒众本是乡下的种田人,过惯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白天精神抖擞,到了黑夜就酣睡如泥。皇甫嵩对他们实施夜袭,可说是看准了他们的弱点。皇甫嵩之所以用火攻,原因也很简单,他们的头目毫无知识,竟然“依草结营”。这河南禹县附近“长社”的一战,皇甫嵩杀了几万名黄巾。大头目波才率领残部逃往阳翟(禹县),被皇甫嵩追击,再度击溃。皇甫嵩附带扫荡了汝南郡与陈国(河南大康县一带),及东郁(山东濮阳县一带)的黄巾。

张角等人在冀州(河北省中部),于卢植被槛车召回以后,打败了卢植的继任人董卓。汉灵帝的朝廷,命令皇甫嵩去。皇甫嵩移兵向北,在广宗与张角的弟弟张梁决战,所用的方法又是夜袭。这一次,不在深夜,而是在凌晨鸡鸣之时,张梁全军覆没,被杀了七万多人,投水而死的黄巾又有五万多人(张角这时候已经病死,皇甫嵩开棺�v尸,割下他的头,送往洛阳)。

张角的另一个弟弟张宝,逃去了“下**”(今日河北省晋县之西)。皇甫嵩指挥巨鹿太守郭典,同往追击,捉住张宝,斩了他的首。据范晔说,十几万黄巾徒众也同时被斩首,合埋在下**的城南,造了一个很高很大的坟(京观)。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会觉得皇甫嵩不该杀人如此之多。汉朝以及迄于清朝的各个朝代的法律,有关“**”的刑法一向是很严酷的(后来,黄巾在中平五年再起,曹操在青州,即山东北部,打败他们,不杀而加以收编。这是曹操比皇甫嵩高明之处)。

皇甫嵩立了大功,被拜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为槐里侯,食邑八千户。不久,由于在凉州**的边章与韩遂等人,进兵威胁长安一带的“三辅”之地,朝廷把皇甫嵩从冀州调回迎敌,大宦官(中常侍)张让向他要五千万钱,皇甫嵩不给。张让在灵帝面前,告了皇甫嵩一状,说他打黄巾无功,又浪费了公款。灵帝立刻收回了皇甫嵩的“左车骑将军”的印绶,削减食邑六千户,改封为“都乡侯”。

关键字:

相关链接

http://ts.17173.com/xinqing/dpsg.shtml

游戏截图
用户: 匿名
史上最强的拼音输入法 下载>>>
评论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404页面_17173.com中国游戏第一门户站

新游期待排行榜

排名 游戏 票数

热门推荐

404页面_17173.com中国游戏第一门户站

新游期待排行榜

排名 游戏 票数

热门推荐

404页面_17173.com中国游戏第一门户站

新游期待排行榜

排名 游戏 票数

热门推荐

404页面_17173.com中国游戏第一门户站

新游期待排行榜

排名 游戏 票数

热门推荐

404页面_17173.com中国游戏第一门户站

新游期待排行榜

排名 游戏 票数

热门推荐

热点标签:
新闻 标题 栏目 文章 图片 链接
404页面_17173.com中国游戏第一门户站

新游期待排行榜

排名 游戏 票数

热门推荐

热点标签:
新闻 标题 栏目 文章 图片 链接
404页面_17173.com中国游戏第一门户站

新游期待排行榜

排名 游戏 票数

热门推荐

404页面_17173.com中国游戏第一门户站

新游期待排行榜

排名 游戏 票数

热门推荐

404页面_17173.com中国游戏第一门户站

新游期待排行榜

排名 游戏 票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