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祁山说赵云
当然我主要说的是演义,如果偶尔说到史书,算是我不慎走火。
一出祁山是赵云的谢幕演出,作为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之一,这一段给了赵云不少镜头,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枪挑韩德父子,另一个是单骑退敌,另外还可以加一个拒绝封赏。
关于韩德父子,罗贯中描写得郑重其事,好像他们真的很厉害似的,其实他们就是一群友情客串,给赵云的表演加分的,不过有一点可以明了,能够成为二三十万军队的先锋官,韩氏五雄也算得矮子中的高子了,武力至少也该超过廖化,所以赵云一口气吃掉一堆,还是赢得了双方将领的高度评价,邓芝说的是“英勇如昨”,夏侯琳干脆说的是:“方信当阳长坂之事”。
蜀兵退却的过程中,郭淮的部队追赶赵云,又出现了两个友情客串,一个是苏�J,另一个万政,苏�J的命不好,被赵云杀了立威,万政留下了一条命。这两个先锋也是水货,和许诸之流是没法比的,就是和后来的王双徐质也差得远,所以不能完整的掂量出赵云的能力,不过败军之际还能有此表现,对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头来说还能怎样呢?
这次战役中另外有两个关于赵云遇险的镜头,一个是凤鸣山被程武用计包围,另一个是天水中姜维埋伏。关于这两次战斗,一向比较多口水,因为凭此可以构成对赵云武艺的怀疑。
凤鸣山的这次我是这样理解的,由于是一次精心准备的围困,和本书内其它战斗都有所不同,这是一次针对个人的人海战术,几十万人只要赵云杀到哪里他们就涌向那里,从辰至酉,足足有十二个小时,纯粹是打算把赵云累死,最后的结果是赵云差点累死,被关兴张苞救了,读到这里,是否可以证明赵云武艺高强呢?我想是的,换个马超或者吕布来,只要进入这样的伏击圈,不知道有否可能支持十二个小时。何况书上一再说赵云年老,还有借口,其实不算这个借口,我们还可以借用另外两次战斗,一次是长坂坡,另一次是汉水,就长坂坡而言,赵云年富力强,怀抱阿斗,战斗的时间可能更长一点,但那时候赵云有一种信念,就是要救得阿斗脱险,所以不看见张飞之前是不会叫苦的,汉水是赵云最风光的时候,但那时候曹军的注意力都在黄忠身上,他纯粹是硬插了一杠子。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关兴张苞的救援,就算是夏侯琳下达死命令,只要赵云求生的意志够,再拼个几个小时是没有问题的,不知道还有多少曹军会死在他抢下。
就这一节,我以为赵云展现了完全不下于长坂坡的武力。
关于姜维,斗走赵云实在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否则谁知道他可能一辈子埋没在西陲小镇,但我不认为是姜维打败了赵云,小说不是评书,写得其实很有分寸,先写赵云自以为得计,高高兴兴冲到城边,再写发现中计准备硬攻,接着是和姜维斗了数合(顶多十合),接下来就是四面楚歌,赵云冲开重围跑了。就以上情况分析,远不能得出姜维打败了赵云或者给了赵云很大压力的结论,如果这个结论成立,我可以直接说姜维武力在吕布之上,因为一直以来,赵云的武力是和关张并列的,以关张的武力,吕布绝不能在十合之内就形成优势,所以说赵云败给了姜维绝不能成立。这次赵云的失败应该是战局问题,就像在长坂坡他可以进出几次,其实本质上还是陪着刘备在败逃一样,和武力无关。关于战局,诸葛亮马上也会在姜维手里失手一次,难不成我们也说姜维比得上诸葛亮了?
关于赵云对姜维的高度评价,大概可以这样分析,作为闯荡江湖几十年的兵油子,赵云已经遍阅天下英雄,但有点能力的大都和他一个年龄,多数又先后死去了,现在突然发现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孩子居然还有板有眼,不免起了爱才之心。实际上我们只要借助一个人就能够推导出姜维的武力,姜维的武力绝对不在张合之上,这个人如果落在赵云手里,绝对不会超过三十回合,但长坂坡时,赵云也跑过。如果姜维武力超过张合,后来诸葛亮也不需木门道设伏了,直接派姜维就可以搞定。可惜,为了符合历史,这次张合没有和赵云遭遇,两个老战友没有再一次印证。
大概可以确定,姜维是不如赵云的,可能比张合魏延也有所不如,不过可能接近魏严的实力。
一出祁山是赵云的谢幕演出,作为作者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之一,这一段给了赵云不少镜头,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枪挑韩德父子,另一个是单骑退敌,另外还可以加一个拒绝封赏。
关于韩德父子,罗贯中描写得郑重其事,好像他们真的很厉害似的,其实他们就是一群友情客串,给赵云的表演加分的,不过有一点可以明了,能够成为二三十万军队的先锋官,韩氏五雄也算得矮子中的高子了,武力至少也该超过廖化,所以赵云一口气吃掉一堆,还是赢得了双方将领的高度评价,邓芝说的是“英勇如昨”,夏侯琳干脆说的是:“方信当阳长坂之事”。
蜀兵退却的过程中,郭淮的部队追赶赵云,又出现了两个友情客串,一个是苏�J,另一个万政,苏�J的命不好,被赵云杀了立威,万政留下了一条命。这两个先锋也是水货,和许诸之流是没法比的,就是和后来的王双徐质也差得远,所以不能完整的掂量出赵云的能力,不过败军之际还能有此表现,对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头来说还能怎样呢?
这次战役中另外有两个关于赵云遇险的镜头,一个是凤鸣山被程武用计包围,另一个是天水中姜维埋伏。关于这两次战斗,一向比较多口水,因为凭此可以构成对赵云武艺的怀疑。
凤鸣山的这次我是这样理解的,由于是一次精心准备的围困,和本书内其它战斗都有所不同,这是一次针对个人的人海战术,几十万人只要赵云杀到哪里他们就涌向那里,从辰至酉,足足有十二个小时,纯粹是打算把赵云累死,最后的结果是赵云差点累死,被关兴张苞救了,读到这里,是否可以证明赵云武艺高强呢?我想是的,换个马超或者吕布来,只要进入这样的伏击圈,不知道有否可能支持十二个小时。何况书上一再说赵云年老,还有借口,其实不算这个借口,我们还可以借用另外两次战斗,一次是长坂坡,另一次是汉水,就长坂坡而言,赵云年富力强,怀抱阿斗,战斗的时间可能更长一点,但那时候赵云有一种信念,就是要救得阿斗脱险,所以不看见张飞之前是不会叫苦的,汉水是赵云最风光的时候,但那时候曹军的注意力都在黄忠身上,他纯粹是硬插了一杠子。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关兴张苞的救援,就算是夏侯琳下达死命令,只要赵云求生的意志够,再拼个几个小时是没有问题的,不知道还有多少曹军会死在他抢下。
就这一节,我以为赵云展现了完全不下于长坂坡的武力。
关于姜维,斗走赵云实在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否则谁知道他可能一辈子埋没在西陲小镇,但我不认为是姜维打败了赵云,小说不是评书,写得其实很有分寸,先写赵云自以为得计,高高兴兴冲到城边,再写发现中计准备硬攻,接着是和姜维斗了数合(顶多十合),接下来就是四面楚歌,赵云冲开重围跑了。就以上情况分析,远不能得出姜维打败了赵云或者给了赵云很大压力的结论,如果这个结论成立,我可以直接说姜维武力在吕布之上,因为一直以来,赵云的武力是和关张并列的,以关张的武力,吕布绝不能在十合之内就形成优势,所以说赵云败给了姜维绝不能成立。这次赵云的失败应该是战局问题,就像在长坂坡他可以进出几次,其实本质上还是陪着刘备在败逃一样,和武力无关。关于战局,诸葛亮马上也会在姜维手里失手一次,难不成我们也说姜维比得上诸葛亮了?
关于赵云对姜维的高度评价,大概可以这样分析,作为闯荡江湖几十年的兵油子,赵云已经遍阅天下英雄,但有点能力的大都和他一个年龄,多数又先后死去了,现在突然发现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孩子居然还有板有眼,不免起了爱才之心。实际上我们只要借助一个人就能够推导出姜维的武力,姜维的武力绝对不在张合之上,这个人如果落在赵云手里,绝对不会超过三十回合,但长坂坡时,赵云也跑过。如果姜维武力超过张合,后来诸葛亮也不需木门道设伏了,直接派姜维就可以搞定。可惜,为了符合历史,这次张合没有和赵云遭遇,两个老战友没有再一次印证。
大概可以确定,姜维是不如赵云的,可能比张合魏延也有所不如,不过可能接近魏严的实力。